第九講03
我看到這句為什么印象特別深?因為我第一次在北京一所大學演講,第一次,第一天講完下臺來,當我要回家的時候,在校園里走,還沒出校門,有一個大學生很激動沖上來找我,男的。結(jié)果開頭第一句話跟我講:“哇,蔡老師你的口才真好!”大家注意,我講了兩個小時,他關(guān)注到什么?口才。兩個小時,我們講的都是老祖宗五倫當中的道理,沒有一句觸動他的心靈,當然這要怪我真誠心不夠,留在他心中的沒有這些經(jīng)句,居然他羨慕死了“口才”。那你就看現(xiàn)在下一代年輕人,到底他注重的是什么?您看,我們上一代沒把他帶好,下一代的人對于什么重要、什么是其次,顛倒了。“德者本也,財者末也”,現(xiàn)在都是拼命要增長才華,但是德行沒有提升,最后在這個社會的大洪流當中,他德行就撐不住了,就會抵擋不了很多誘惑了。
這一段提醒我們,確實用這個“訛偽”,訛詐虛偽,是不可能讓天下大治的。所以接著,“夫圣人之修其身”,圣賢人修養(yǎng)他的德行,“所以御群臣也”,這里的圣人指的是古圣先王,能夠領(lǐng)導(dǎo)統(tǒng)御好他的群臣。進一步“御群臣也,所以化萬民也”,他把群臣都帶領(lǐng)好了,各司其職,又很好的照顧好百姓!捌浞ㄝp而易守”,法律沒有嚴刑峻法,老百姓容易遵守!捌涠Y簡而易持”,他這些禮儀的教化簡單容易,老百姓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受持、落實。重點也在他所有的治理都是設(shè)身處地為老百姓著想!捌淝笾T己也誠,其化諸人也深”,他求之于己,反省自己,反省得非常真誠深刻,而他這一個態(tài)度,感化他的人民跟臣子也會很深刻,這是互相交感的。
唐太宗在貞觀初年,剛好遇到蝗蟲的災(zāi)禍,蝗蟲都在吃這些莊稼谷類,結(jié)果他剛好出外的時候看到這個情況。他抓起一只蝗蟲,他說到:“這些糧食是老百姓的命根,沒有糧食老百姓就餓死了。百姓假如有罪,在于我一人,是我沒把百姓教好,所以你們不要吃這些谷類,降禍于老百姓。”他對著蝗蟲講:“你們假如有靈知,你們應(yīng)該來咬我的心,不要去傷害百姓!敝v完,就要把蝗蟲放進嘴巴。這個動作一做,左右臣子馬上喊道:“陛下,不可以!你吃下去了,到時候生病了怎么辦?”怕蝗蟲里面有沒有什么細菌、還是什么的,你這樣吃會生病。唐太宗說道:“我就是要讓它降罪于我身上,我還怕生?”話說完,就吃下去了。
結(jié)果也很奇妙,他這么做了以后,各地蝗害就沒有了。所以您看在這個歷史當中,一個國家最高領(lǐng)導(dǎo)者至誠的反省,天地都動容,災(zāi)禍都能化解。這個不是唐太宗那個時代是這樣,清朝離我們最近的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時代。像康熙皇帝的時候,幾個省旱災(zāi)很嚴重,康熙皇帝親自幾天前就齋戒沐浴,最后以至誠的心到天壇祈雨。當要去的時候,萬里晴空,都沒有下雨的跡象,等到向著上蒼念疏文,念完了,就發(fā)現(xiàn)天象在變,等回到宮里就下雨了。然后接連一兩天,從各省幾百里加急的奏折傳回來,各地都下雨了。所以老祖宗是印證宇宙的真相,“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”。我們?nèi)伺c人相處,也要靠至誠的心來交感、來感動彼此、來更團結(jié),為利益大眾的事業(yè)而努力。
接著,“茍非其人,道不虛行;茍非其道,治不虛應(yīng)”。其實這個也是強調(diào)就是有這樣的人,他做出來這個道義的行為,就能感動百姓也效法他的德行跟行為,就能有這樣的一個回應(yīng)。
“是以古之圣君之于其臣也”,所以古代的圣王國君,對于他的臣子尤其是身邊一些大臣!凹矂t視之無數(shù)”,生病了,無數(shù)次去看望他的病情。魏征丞相在臨終之前生了一場病,那一段時間,唐太宗皇帝就不知道去看了多少次。時時念著這個大臣對他、還有對整個國家的貢獻,念他的恩。唐太宗很多次在宴請群臣的時候,都是說到,這個貞觀之治多虧了魏征這樣的忠臣,都是念恩的!八绖t臨其大殮小殮”,這個大臣死去了,還是很不舍,他在辦喪事過程,大殮小殮都要親自去。“為徹膳不舉樂”,這大臣離去了,他很懷念、哀思,吃飯都不奏音樂的,這也是他一種情感的自然流露。魏丞相去世的時候,唐太宗皇帝五天沒辦法上朝,罷朝五日。這種君臣的情義,真是千古絕唱,演到了淋漓盡致。
“豈徒色取仁而實違之者哉”,這樣的情感、情義,怎么只是表面行仁義而事實上行為違背,絕不是這樣的!澳藨K怛之心”,這個字“怛”念“達”,左邊一個忄,又邊一個元旦的旦。這個“慘怛”就是他的悲痛之心,“出于自然,形于顏色”,古人特別重情義!笆牢从胁蛔匀,而能得人自然者也”,世間沒有一種不自然真情流露而感得人家的真情流露,都是這樣的,絕對沒有說自己不真誠還能感得別人真誠的。
假如真的是“色取仁而實違之者”,表面仁義,事實上不然,“謂之虛”,這個人的行為是虛偽的!安灰哉\待其臣”,不以真誠對待他的臣子,“而望其臣以誠事己,謂之愚”,自己不真誠,還要求期盼臣子對他真誠來事奉他,有這個想法叫做愚昧了。其實人愚昧,最直接的就是不明因果。他因果都搞不清楚,沒有種因,哪可能會得結(jié)果,那不就整個自然都顛倒了。真誠是因,感得別人真誠是果。所以他不真誠,還要得到真誠,這個就是愚昧的認知了!疤撚拗,虛偽愚昧的君王,“未有能得人之死力者也”,不可能得到臣子、老百姓拼死效力于他,他感不得的。
“故書稱”,這《尚書》講到了,“君為元首”,你看,國家元首這兩個字從《尚書》出來的,元首就是頭。“臣為股肱”,股是大腿,肱是上臂,都是身體最重要的部位!捌谄湟惑w相須而成也”,期望他們相互配合,融成一體,然后來讓國家安定大治。
“期其一體相須而成”,這句話我們用在自己的家庭、團體當中,夫妻也要一體,夫妻一條心,黃土變成金!兑捉(jīng)》當中也告訴我們“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”,團結(jié),力量就非常大了。“相須而成”,互相配合、互相需要,然后成就家業(yè)、成就事業(yè)。
而能夠融成一體、至誠對待,還是要靠我們自身的真誠,來帶動身邊團隊的真誠。所以人生在世,不管在家庭也好,或者在自己工作的團隊也好,都要想著從我做起,想著如何利益家庭、利益團體,不枉費這一段難得的因緣。我們不是在家庭里去要求、去指責,也不是在團體里面去指責,我們不忘初心:組織家庭,是要給這個家幸福的;到團體服務(wù),是要更好的去盡我們一份對社會的責任。這是義的人生。道義的人生,對任何人、對任何因緣,他沒有一絲一毫的要求在里面。也唯有沒有一絲一毫的要求、指責,真誠心才會現(xiàn)前。夾雜了這些貪嗔癡慢了,真誠沒法現(xiàn)前。所以問題都在我們這個真誠心還沒現(xiàn)前,才不能轉(zhuǎn)身邊的這些緣分。
曾國藩先生講的“一念不生是謂誠”,一個妄念、一個習氣都不生,真誠就現(xiàn)前了,不起貪嗔癡慢這些念頭。
好,這個是我們講到第七句“好名”這個問題。而在歷史當中,因為好名而亡國的例子還不在少數(shù)。有一次貞觀二年的時候,唐太宗對著身邊的近臣講道,“國君像個容器”,我們講到這里,大家要想到,國君像個容器,“老百姓就像水一樣,所以水變成什么形狀,是容器決定的!碧铺诤苡袑W問,他很會譬喻。
這一段我們要進一步用在自己身上,君是容器,父母也是容器,孩子是水;老師是容器,學生是水。這個君親師道理都是相通的,您不要我們一起學習《群書治要》老半天,“都是講皇帝的,不干我的事!蹦沁@個就不善學了,那這樣我就很對不起大家了,就浪費大家很多時間。“一寸光陰一寸金”,不可以糟蹋大家的時間!洞髮W》里有一句話,“堯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從之;桀紂率天下以暴,而民從之”。你看桀紂殘暴,影響人民,人心也是比較殘暴;堯舜仁慈,那個時代的人受他感化,也很仁慈。
太宗皇帝講到了,“下之所行,皆是上之所好”,老百姓的行為受到領(lǐng)導(dǎo)者影響很大,叫上行下效。接著他舉例,魏晉南北朝,南朝的梁武帝。大家認不認識?
跟他熟不熟?應(yīng)該我講一個例子大家就熟了。
梁武帝曾經(jīng)接見達摩祖師,想起來了哦?見到達摩祖師:“大師,我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廟,有沒有功德?”大家看這個例子,梁武帝雖然修行了一輩子,名放下了沒有?挺辛苦的,這個名不放下,有多大的危害呢?連圣人在面前都留不住。不然,假如他不好名,達摩祖師東來,第一個得度的人是誰?梁武帝。但是他機會錯過了。所以要放下名聞利養(yǎng),才能得經(jīng)教的真實利益,不然會隔一層,不相應(yīng)。
達摩祖師是直心,不講妄語,馬上告訴他:“并無功德!边@個功德它是不染著的、不貪求的心,是清凈平等的心,才叫功德。所以沒有功德,只有福德。做的善事,但心染著了,只能積福,不能有功德成就真實智慧。那個時候梁武帝特別學習佛法跟老子的教誨,本來是好事,但是假如學習圣教也貪一個名,“你看我多認真,每天讀經(jīng)、聽經(jīng)用功十個小時”,講的時候還志得意滿,其實在講的時候,本身都已經(jīng)是名聞利養(yǎng)的心。很努力修行,都是要修給別人看的,所以這個好名的障礙其實是相當大的。
當時候梁武帝父子,他們對圣人的教誨并沒有能真正深入體悟力行,反而著在這個聽經(jīng),常常去講經(jīng),忘了敦倫盡分,連國君應(yīng)該做的一些事都荒廢掉了。該上朝、該理政、該了解百姓疾苦,適時把仁慈博愛落實。結(jié)果最后變成,梁武帝常常到同泰寺自己親自講佛經(jīng),然后百官也不在朝廷里開會了,統(tǒng)統(tǒng)帶著高帽子,還有穿著官服,都到佛寺里聽梁武帝講經(jīng),然后每天談的這些“空”的道理。其實好名的人,很難把空理談清楚,要心地清凈,才能把這個空相、宇宙的真相講清楚。結(jié)果就變成執(zhí)著了,正事不辦、軍隊不練、國家的政策不落實。后來底下的一個臣子叫侯景叛變了,帶兵打進來,結(jié)果尚書郎以下的統(tǒng)統(tǒng)不會帶兵,狼狽逃走,甚至在逃的路上死去的人非常多。你看,忽略了整個國家的建設(shè),結(jié)果兵亂死傷慘重。
所以很多大修行人提醒我們,修行不能落在空上,這個虛名上,一定要從“敦倫盡分”落實起,從盡自己的本分。不盡本分,我們就不能給社會一個好榜樣,那怎么還能弘傳圣教?要做盡本分的事,讓天下人都看到,修行的人統(tǒng)統(tǒng)是演什么像什么。當母親就是個好母親,當領(lǐng)導(dǎo)就是個好領(lǐng)導(dǎo),當老師就是個好老師,當醫(yī)生就是個慈悲為懷的醫(yī)生。人家一看,“學圣教的人好啊”,就以他們?yōu)榘駱恿恕?SPAN lang=EN-US>
結(jié)果梁武帝跟他的孩子被侯景逼到餓死了,沒東西吃。后來,他下一個兒子繼承叫孝元帝,在江陵這個地方即位,在湖北一帶。結(jié)果他又再講《老子》,就一直在那里講,百官就一直跟著他聽,結(jié)果北方的異族又帶著兵馬下來了,就把江陵攻陷了,君臣統(tǒng)統(tǒng)被關(guān)在牢里面。那時候的讀書人庾信很感嘆:宰相把君國大事當兒戲,這些為官者把清談,就是談玄說妙,把它當作可以拿來做國家的重大決策。
所以唐太宗講到這里說,這一些情況實在值得借鑒。那就變成他學習這些經(jīng)典,變成好一個名,還講給人家聽,而沒有強調(diào)實踐。所以這個好名還是很大的禍害,你看舉的這幾個例子,不就把國家都給毀掉了嘛。所以唐太宗說道,“我所喜好的是堯舜之道、周孔之教,這是很好的治世的教誨!碑斎,正確的了解老子跟釋迦牟尼佛的教誨,一定也能把國家治理好,只是他們誤解了又好那個虛名,這樣就會有禍患。所以唐太宗皇帝講,“有了這些周公、孔子、堯舜的教誨,他是如鳥有翼,如魚得水,而且絕對不可以一刻離開這些教誨。”魚離開水就活不成了,這是太宗在貞觀二年有感而發(fā)。
我們接著看下一句,在三百三十三頁。剛剛我們談到修行要從敦倫盡分下手,曾經(jīng)也遇到一些同道,聽他們談到有一些修行的人,比方當家庭主婦,家都不管,說要去修行,結(jié)果搞得全家很不安。這個反而會讓社會大眾誤會經(jīng)典、誤會圣教。
我實際遇到的還有一個例子,讓我聽了是觸目驚心,而且是一個地方的副教育局長跟我說的。這個副教育局長講:“我們那里有一個幼兒園的園長,幼兒園的事不管,跑到一個千年的古剎去修行,說在千年古剎修行做好事功德大,然后自己的幼兒園搞得亂七八糟,幾百個學生不管。”這個現(xiàn)象,可能是因為她沒聽過梁武帝的故事,沒有得到借鑒。這個也是提醒我們在學習中華文化的時候,絕對不能落到講一大堆理論,而沒實際落實在家庭、生活、工作當中就不好了,造成誤會可能都斷了別人聞圣教的機緣。
我們看到下一句是在第三冊的三百三十三頁,我們一起念一遍。銀幕上看得到字嗎?“古之人曰”,我們一起念:
【古之人曰。一夫不耕。或受之饑。一女不織;蚴苤。生之有時。而用之無度。則物力必屈。古之治天下。至纖至悉也。故其蓄積足恃!
我們看到這一段也是很感佩。在古代,他們對于治國都有很正確的認知,甚至知道牽一發(fā)動全身,整個社會它是一體的。一個農(nóng)夫沒有很好的耕作,很可能就有人要挨餓了,農(nóng)夫他的天職,耕作。(此時話筒突然無法傳聲)一分一秒都不差,剛剛我們講到的重點,真誠可以感應(yīng)、可以感通。好,謝謝大家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