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、教化
208. 子曰:「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。」(卷九 論語) 【譯】孔子說:「人的本性本來是相近的,由于個人后天的習染不同,漸漸差異愈來愈大了。」
209. 先王知人有好善尚德之性,而又貪榮而重利,故貴其所尚,而抑其所貪。貴其所尚,故禮讓興;抑其所貪,故廉恥存。(卷四十九 傅子) 【譯】先王知道人有樂善好德的天性,而又有貪慕虛榮和重視私利的習性,所以提倡美德,而抑制人的貪心。提倡美德,所以禮讓盛行;抑制貪心,所以廉恥得以保存。
210. 治民之道,務篤于教也。(卷四十二 鹽鐵論) 【譯】治理百姓的最好辦法,就是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教化。
211. 上為下效,然后謂之教。(卷四十五 崔寔政論) 【譯】在上者怎么做,在下者就起而效法,這樣就稱為教化。
212. 古之仁人,推所好以訓天下,而民莫不尚德;推所惡以誡天下,而民莫不知恥。(卷四十九 傅子) 【譯】古代有德行的人,能夠將心比心、推己及人,推行自己崇尚的美德來教導天下,而民眾沒有不崇尚美德的;以自己所憎惡的丑行來告誡天下,而民眾沒有不知道羞恥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