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3. 子曰:「君子欲訥于言,而敏于行!梗ň砭 論語)
【譯】孔子說:「君子致力于:說話慎重,而行動敏捷!
324. 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言前定則不跲,事前定則不困,行前定則不疚,道前定則不窮。(卷十 孔子家語)
【譯】任何事情,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,沒有準備就要失。徽f話先有準備,就不會詞窮理屈站不住腳;做事先有準備,就不會遇到困難挫折;行事前的計劃先有定奪,就不會發(fā)生錯誤、后悔的事;做人的道理,心中有準繩,則不至于行不通。
325. 子夏為莒父宰,問政。子曰:「毋欲速,毋見小利。欲速則不達,見小利則大事不成!梗ň砭 論語)
【譯】子夏當莒父縣的縣令,向孔子請示政事?鬃痈嬖V他:「不要求其速成,不要著眼于小利益。因為求其速成,反而不能達成;見小利,則不能成就大事。」
326. 嬰聞一心可以事百君,三心不可以事一君。故三君之心非一心也,而嬰之心非三心也。(卷三十三 晏子)
【譯】我(晏嬰)聽說用一心一意可以事奉一百個君主,三心二意不能事奉好一個君主。三位君主皆不同心,而我晏子也并不是三心二意。
327. 國無九年之蓄,曰不足;無六年之蓄,曰急;無三年之蓄,曰國非其國也。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,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。以三十年之通,雖有兇旱水溢,民無菜色,然后天子食,日舉以樂。(卷七 禮記)
【譯】國家沒有九年的儲備,叫做財用不足;沒有六年的儲備,叫做財用危機;沒有三年的儲備,叫做國家已不成為一個國家了。耕種三年,一定要有一年的余糧;耕種九年,一定要有三年的余糧。按三十年通算,即使遇到水旱之災(zāi)的荒年,民眾也不會面有饑色,這樣,天子就能很安心的奏著音樂吃飯。 |